秦伯未的临床经验及后世影响

秦伯未 , 中医学家 。 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 。 业医50余年 , 著述颇丰 。 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 , 尤其对《内经》进行了深入研究 。 临床方面 , 对温热病、肝病、血液病、心脏疾患、溃疡病等的治疗 , 颇多见解 。 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。
 
· 临床经验
秦伯未在温病、肝病、水肿病、腹泻、痛证、溃疡病、慢性传染性肝炎、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方面颇有造诣 。 在温病方面 , 他提出了温病当以风温为纲的见解 , 并根据个人临床体会将其分为恶风、化热、入营、伤阴等4个时期 , 进而提出了温病的12个治法 。 他还强调寒温统一 , 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发展 , 伤寒和温病并无分歧 , 若将两者对立起来是偏见 , 没有意义 。 在肝病方面 , 提出了“肝气和肝郁”、“肝火和肝热”、“肝风和肝阳”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别 。 他认为 , “肝气”是指肝脏的作用太强及其产生的病证 , 其性横逆;而“肝郁”是指肝脏气血不能条达舒畅的病证 , 其性消沉;前者疏泄太过 , 后者疏泄不及 , 因此在治疗用药方面就有出入 。
 
· 后世影响
秦伯未一生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 , 为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倾注了心血 。 早年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并掌管教务 , 还在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等中医院校兼课 。 1955年 , 在中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西学中班执教 , 为国家培养了首批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 。 此后 , 一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医疗教学工作 , 可谓春晖照四方、桃李满天下 。
【秦伯未的临床经验及后世影响】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