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有哪些活动,端午节有哪些活动项目( 五 )



除了这些大部分人还在参与的活动之外,还有一些少部分人参与的活动,如放风筝、佩豆娘、花额、饮雄黄酒等等 。 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细微的、独特的活动和民俗来纪念和庆祝节日
端午节你们都有什么活动? 端午节传统活动有赛龙舟、端午食粽、佩香囊、悬艾叶菖蒲
1、赛龙舟
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。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。 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。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。
2、端午食粽
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。 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 。 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 。 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。
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。 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。
【端午节有哪些活动,端午节有哪些活动项目】3、佩香囊
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。 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可爱 。
4、悬艾叶菖蒲
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。 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 。 并用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或虎形,称为艾人、艾虎;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 。
扩展资料:
端午节来源
1、屈原
第一个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。 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。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。
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。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 。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棕子 。 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。
2、伍子胥
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,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,是纪念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--前476年)的伍子胥 。 伍子胥名员,楚国人,父兄均为楚王所杀,后来子胥弃暗投明,奔向吴国,助吴讨伐楚,五战攻入楚都郢城 。 当时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墓鞭尸三百,以报杀父兄之仇 。
吴王死后,其子夫差继位,吴军士气高昂,百战百胜,越国大败,越王勾践请和,夫差答应 。 伍子胥建议,应彻底消灭越国,夫差不听,吴国大臣,受越国贿赂,谗言陷害伍子胥,夫差听信谗言,赐伍子胥宝剑,伍子胥因此死掉 。
伍子胥本为忠良,视死如归,在死前对邻舍人说:“我死后,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,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”,便自刎而死,夫差闻言大怒,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,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。
参考资料来源:
参考资料来源:

推荐阅读